变态反应科是专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科室,涉及呼吸系统、皮肤、五官、消化系统,可诊治的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花粉症、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严重过敏反应等数十种。https://www.baidu.com/bh/dict/ydks_5960612656460322198?from=dicta
该科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医院可能没有变态反应的独立专科。对于没有变态反应科的医院,出现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考虑去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或消化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变态反应科中的“变态”是指免疫机制失去常态,这个科室专注于治疗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各种疾病。
该科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医院可能没有变态反应的独立专科。对于没有变态反应科的医院,出现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考虑去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或消化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变态反应科专门治疗呼吸系统、皮肤、五官、心血管、消化系统等器官的过敏性疾病,涉及过敏性鼻炎、儿童哮喘、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花粉症等数十种疾病。
变态反应科主要收治的症状与疾病类型有关,主要包括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眼部症状等,出现相关症状时也可先到该科室就诊,待诊断明确后,再根据医嘱和具体疾病到相应科室就诊。
眼痒、眼红、眼睑水肿:这是眼部对过敏原的常见反应,可能伴有球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
红斑、丘疹、风团、瘙痒、脱屑、渗出:可能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变态反应相关的皮肤病通常伴有瘙痒。
此外,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怕冷、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变态反应科可诊治的疾病较多,涉及较多常见病、重要疾病、危重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花粉症、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
花粉症:由季节性花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甚至过敏性哮喘的疾病。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偶尔的打喷嚏是过敏吗?
如果只是偶尔的打喷嚏,一般不属于过敏性疾病。因为我们的鼻腔有鼻毛和黏膜保护,当粉尘或者刺激性气体进入鼻腔后,鼻毛和黏膜就会一起把有害物排出体外,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打喷嚏了。当然,如果喷嚏不断,要么是过敏,要么是感冒,可到耳鼻喉科或过敏反应科就诊。
蚊子叮咬后出现大片疙瘩是过敏性疾病吗?
不一定。蚊子叮咬后会留下毒素,造成局部红肿瘙痒,但很快就会消失,这种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当叮咬后,局部皮肤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肿胀、破溃时,要及时就医,可先去皮肤科就诊,如果是身体过敏造成的,可选择到变态反应科就诊。
变态反应科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多个方面。这些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为患者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治疗支持,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其中最典型的治疗技术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变态反应科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其中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是针对病因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脱敏效果。
药物治疗是变态反应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这是变态反应科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唯一针对病因、可以有效阻断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不断地过敏原刺激,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暴露量,使患者的免疫系统逐渐适应并产生耐受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具有预防发作和病因治疗的双重意义,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可以长期维持。
治疗名称 | 作用 | 什么情况下选择用 | 治疗前注意事项 |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治疗后注意事项 |
---|---|---|---|---|---|
药物治疗 | 及时、有效控制疾病症状,缓解病情 | 过敏症状明显时 | 在用药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 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恶心、便秘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 增加过敏原的暴露量,使免疫系统逐渐适应并产生耐受性 | 症状有效控制后 | 病情处于平衡阶段时方可开始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当天应避免体育运动、热水淋浴和喝酒。 | 其他治疗也要同步进行,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 | 药物注射后,患者必须留院观察至少30分钟。当出现发热或其他感染症状、肺功能显著下降、异位性皮炎等情况时,应当暂停注射或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
心理治疗 | 避免患者焦虑,提升治疗效果 | 出现情绪焦虑、暴躁、不配合治疗时 | 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 | 积极配合医生,耐心听取医生建议 | 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不要自行查询、解决 |
饮食疗法 | 辅助相关治疗,提供营养支持 | 身体虚弱,营养状况差时 | 配合医生做好饮食调查,评估现阶段饮食方案的合理性 | 严格执行医生的饮食治疗方案,制定饮食计划表,并自我监督执行 | 做好饮食记录,以便医生进行效果评估。 |
中医治疗 | 辅助相关治疗,达到双重治疗效果 | 症状有效控制后 | 相信中医,不抵触,配合医生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治疗方法 | 坚持治疗,不中断,确保疗效。 | 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
治疗名称 |
---|
药物治疗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
心理治疗 |
饮食疗法 |
中医治疗 |
如果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时,优先选择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症状严重者可选择急诊。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医院可能没有变态反应的独立专科。对于没有变态反应科的医院,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去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或消化科等相应科室就诊。
就诊前提前选择网络或电话预约挂号,就诊当天患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就诊卡、医保卡等有效证件,有既往史的患者还要携带病历本在规定时间段内就医。
①既往病史:回顾并记录下的所有过敏史,包括已知的过敏原、过敏症状、过敏发作的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如果有过敏性休克、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应特别注明,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②当前症状:详细记录当前出现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注意记录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是否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
③用药情况:列出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及中药等。需要特别关注是否有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影响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如果正在使用,应记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等信息,并在就诊时告知医生。
④生活习惯:思考并记录下可能与过敏有关的生活习惯,如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宠物接触史等。如有必要,可准备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医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
①关于诊断:
“我可能是对什么物质过敏?”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来确定过敏原?”
“检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②关于治疗:
“一旦确定了过敏原,应该如何避免或治疗?”
“是否需要长期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③关于预防:
“如何预防过敏反应的再次发生?”
“是否需要调整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来预防过敏?”
④其他:
“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是否可以接种过敏疫苗来预防过敏?”
“医院是否有相关的过敏防治教育或咨询服务?”
通过以上准备,可以在就诊时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得到医生更加准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就诊前避免过量体育运动,不抽烟,不饮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诊断;女士避免浓妆,以免掩盖自然肤色;穿着宽松舒适,便于检查;不自行乱用药物,出现皮疹、瘙痒症状时,尽可能控制搔抓,以免皮肤受损,影响诊断。另外,尽可能空腹状态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
就诊后的注意事项涉及病情观察、用药管理、生活习惯调整、复诊与随访等多个方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以促进康复并预防病情复发。
病情观察: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有所缓解,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管理: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应对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口干、头晕、恶心、便秘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就医处理;
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患者应遵循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原则。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患者还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以预防病情复发。这包括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等。
遵医嘱治疗后,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检查项目
变态反应科是专门处理过敏性疾病的科室,其常规检查手段和特色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独特的检查手段是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斑贴试验等,最典型的治疗技术是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过敏原皮肤试验:包括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通过将少量过敏原刺入表皮或注入皮内,观察是否出现风团、红斑等过敏反应,以诊断是否存在特定过敏情况。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快速等优点,是变态反应科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手段。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特异性IgE水平升高可能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表现,此检测有助于确定个体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应答情况。
斑贴试验:这是一种将过敏原直接贴敷于患者皮肤上,72小时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的检查方法。该试验可以检测出患者对多种接触类过敏原的敏感性,对于寻找过敏原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项目类别 | 项目分类 | 指标 | 注意事项 |
---|---|---|---|
基本检查 | 体格检查 | 皮肤黏膜出现红斑、风团、荨麻疹、破损等; | 对患者的皮肤、黏膜、眼部、鼻腔、耳部等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从而了解患者变态反应的情况。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 |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增多及比率偏高 |
1、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造成血常规指标不准确; 2、在规定时间段内检查。 3、避免情绪激动。 4、注意饮食。检查前一晚不能吃油腻性食物,以免干扰血液常规检测,造成结果偏差。 |
特异性检查 | 皮肤试验 | 注射特定过敏原,会出现风团、红斑等过敏反应 |
1、皮试前2-3天不要服用抗组胺药; 2、避免处于皮肤病急性发作期就诊; 3、试验当日不能饮酒和剧烈运动; 4、试验时备好抢救药品,以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测试后,留观半小时,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
检查项目类别 |
---|
基本检查 |
血液检查 |
特异性检查 |
变态反应科(或称过敏科)作为专门处理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疾病的科室,其专业性与独特性使得它与其他科室在诊疗范围上有所区别,也难免存在混淆的情况,例如皮肤科、呼吸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