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医学专业术语),即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也叫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简单说,超敏反应就是人体免疫系统 “反应过度” 了。平时免疫系统会保护我们抵抗病菌,但有些人的免疫系统特别 “敏感”,遇到某些物质就会启动过度的防御,反而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当人体第一次接触到某种 “刺激物”(抗原)后,免疫系统会 “记住” 它,产生对应的免疫细胞或抗体。
如果这种刺激物再次进入身体,免疫系统就会 “过激反应”,释放大量物质攻击它,结果导致身体器官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这就像免疫系统把普通的 “客人” 当成了 “敌人”,发动了一场不该有的 “战斗”。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叫变应原,常见的有:
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有人会皮肤红肿、打喷嚏、腹泻,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可因变应原的性质、进入机体的途径(比如吃进去、吸入或皮肤接触)、参与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反应性的差异而不同 。
分别是I型(速发型)、II型(细胞毒型)、III型(免疫复合物型)、IV型(迟发型)。其中,急性过敏反应通常为I型变态反应,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1. 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 “肾上腺素笔”)
2. 抗组胺药(口服或外用)
1. 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吸入)
2. 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剂)
机体因自身稳定作用被破坏而出现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或细胞)介导免疫称自身免疫,又称自身变态反应。自身变态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效应的自然现象。除外界影响(如药物半抗原、微生物感染)外,还与机体自身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可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中的免疫应答基因和免疫抑制基因的异常有关。